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内容 >> 清明上河图密码2看了才知道,这部
好看的书是会看上瘾的,这周继续看了《清明上河图密码2》,感觉依然不错。
作者冶文彪介绍自己的作品说:“《清明上河图密码》共计六部,前五部分别以士、农、工、商、兵这五大北宋社会区域为主题,每部一个主题,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汴京五绝”各自领衔担纲一部,五部均以梅船为核心悬念,形成五大故事扇面,第六部为大结局,最终拼成一幅宋代社会全景图。小说的基础框架和核心事件都是历史事实,关键人物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真实人物,可从《宋史》等史料里查证,其他辅助人物则为虚构,目前真实人物约占八分之一。”
画家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里林林总总人物共有个,单想象一下要在六本书里把这些人物都现于纸上已是非有超乎普通作者的勇气不可,并且所有人都要有名有姓,把他们的相貌出身介绍一番,穿插在小说情节之中,实在是需要不同寻常的视野和大局观。
第二部小说是以“牙绝”冯赛为主线,引出飞钱案、绑架案等,情节还是延续了第一部的奇绝和曲折。不同的是这次主角冯赛不是旁观者,而是案件的中心人物。所以读者的观感也会随着他更加投入其中,更加能体验焦急与揪心的情绪。
虽然在阅读时偶尔会觉得案件发展有些跳跃性,需要自己脑补和想象,但作为一部人物众多头绪纷乱的推理小说,能做到总体架构完整、有始有终,已经很不错了。也可以想做其中带着一些玄幻的色彩,符合当下的流行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冶文彪的文笔让我很欣赏,乍看有点金庸大侠的风范。行文都贴合北宋(虽然我也不太懂历史)的年代感,既有古韵又不显得啰嗦乏味。且每一章节都引用了王安石、司马光的原句为引子,作为本章节内容的高度概括,令人回味。
比如在第九章的开头是:“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王安石”
虽是古人原文,但简略易懂。想必作者也是熟读百书,领略了其中精髓。下笔时皆有考究和寓意,又将小说的层次拔高了不少,并不是仅仅满足读者茶余饭后的纯休闲。要读小说自然应该选这样的小说,文笔隽秀、内容有趣,富有哲理。
说实在的,里面这些大家名句,不是借由这部小说,平时还真没有兴趣会专门去拜读。作者冶文彪用自己的故事把这些古典作了通俗的解说,看起来就平易近人多了。所以这套书能受到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nr/1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