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唯美的幸福物质是基础,关键是心有归宿

发布时间:2024/5/17 15:29:48   点击数:

原创

深山浅化

我们总渴望生活处处充满欢喜,却还是会遇到悲伤之时;我们总希望人生路上处处是晴朗,但还是要在风雨中前行;我们用心追求幸福,却常常在追求的途中,迷失了方向,离幸福的路,越来越远。

人生路漫漫,风雨一半晴一半,苦乐相随,祸福相依。幸福不一定在晴空万里处,风雨之中,也会有幸福;幸福也不一定在成功之际,失败之时,也有淡淡的幸福,乃至苦难之际,也藏着深深的幸福。

我们想要的幸福,往往不在很遥远的未来,也不在我们追逐的事物之上,就在我们的心中,只是我们常常忘记停下匆匆脚步,回归内心,静下心来,静静感受安静的幸福。

幸福,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场面,也不一定是荣华富贵的样子,幸福是心的感受,浓烈的感觉,总是刹那生灭,难以持续。我觉得最美的幸福,应该是淡淡的、静静的,藏在内心深处,如静水深流,似月华挥洒。

我觉得唯美的幸福,有以下五要素。

一、物质基础,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唯美的幸福,总是淡淡的,过于繁华的生活,总会让心起伏不定,若福德不够,无法承受太多荣华,拥有越多,心中忧虑反而会增加,自然就难以体会幸福的美好。过于贫困的生活,每日要为衣食住行奔波,自然也少了几分宁静。除非是心存大道者,忧道不忧贫,才能在三餐不济之时,还是安心幸福。

我们几乎都是平常人,没有大福报,也没有深厚德行,承受不住过多物质荣华,也不是大智慧之人,无法在艰苦生活中,依旧潇洒天涯。因此,我觉得我们能拥有最简单、唯美的幸福,在物质基础上,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就好。

所谓恰到好处,就是与我们的福报相当,与我们的福德相当,厚德载福,若德不够,却想要太多,用尽心力,最后也是徒劳,一切都在因缘中,若没有厚德,自然承载不了厚福,就算勉强得到,若德不配位,也会有殃。不如认清自己,安住本分,守住自己的简单小美好,淡淡的小幸福。

我清楚自己无德无能,心中最简单的幸福,就是有名号念,有饭吃,简简单单,本身就是一种唯美的幸福。

二、身心调和,平静平安,少病少恼

世间最美的幸福,不是在开心大笑之时,而是在心灵平静之处。平静的心,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幸福。快乐与悲伤,本质一体,人生无常,因缘难量,今日的欢喜,可能是明日之伤心,我们若因得到什么而高兴不已,也会在失去的时候,悲伤不已,悲喜常常因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

幸福,最好就是淡淡的,不会过于高兴,也不会过于悲伤,高兴也是淡淡的,伤感也是静静的,平静,不代表没有悲喜,而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这就像中医的阴阳平衡,阴阳平,并非两者相等,如天平两段,而是处于动态之中,与天地相应,有时候引为主,有时候阳为主,即便两者相差很大,若是与当下身体相和,就是阴阳平衡的状态。

以前看到《内经》中说喜伤心,很是疑惑,明明是开心欢喜,为什么还会伤心呢?若说怒伤肝、恐伤肾、悲伤肺、思伤脾,我们都很容易理解,毕竟那些都是负面的情绪,然而欢喜开心,是我们认为最好的心情,为何还会伤心呢?而且心为君,最为重要,为何欢喜伤的还是最重要的心?

后来遇到过很多病人,才恍然明白,经典诚不欺我也!很多心理出现问题的,往往都是大喜过后大悲,或者大悲之后大喜,情绪波动过大,气血不调,自然就伤了心,心主情志,过于波动的情绪,最终伤害的都是心。

所谓的病,里面是“丙”,是南方火,也是心,所以真正的病,就是心不调和,若是外感所致,只是“疾”,“疾”,里面是“矢”,即是从外而入,而病由心所生,从内至外。

所以,真正的幸福,是身心调和的状态,不悲不喜,平静平和,淡淡的、静静的,心有平静,心才能安,心安则身安,身心平安,少病少恼。

人生风雨,八方来风,心想要平静不简单,幸好有慈尊名号,可以安心依靠,名号轻轻念,心安光明间,莲光悠悠,自然出淤泥不染,处繁华而不乱,静静称念,静待花开。

三,与人相处,关系融洽,不浓不淡

红尘万事,让我们心起伏不定的,往往不是物质上的,而是情感上,物质上得失成败,虽然也会让我们悲欣交集,但失去的若能继续努力,还有可能再得到,然而,若是情感消失了,往往就回不去了。

因此,要想保持心的平静,与人相处之时,情感最好不浓不淡,不会因为相聚而欢喜不已,也不会因为离别而流泪不止。聚散都是缘,珍惜当下,安住本分,平静相处,如此就好。

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乃至同事,用最合适的方式相处就好,不必参杂太多情绪,凡事感恩,一切随缘,不管是顺缘还是逆缘,都是自己种下的因,今生相聚,平静而处,不再添恩怨,如此就很美。

相处之中,彼此安好,若有机缘,同念名号,共往莲乡,若无因缘,淡淡相处,广结善缘,待莲池花开后,再来此处接有缘。这就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岁月静好,静待花开。

四、心存善念,正知正见,不偏不倚

世间万事,皆有因果,善因有善果,幸福是善果,自然须种下善因,心有善念,光明一片,自然能结下幸福之果,而且善念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幸福不在他处,就在光明的心中,有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幸福,只因心中的光未显,当光来到心间,照见万物,光明的样子,就是幸福。

人生有苦,苦如同黑夜,可以让世间万物都藏在夜色里,什么也看不见,当慈尊的名号来到心间,世间万物,瞬间呈现。看似漫无边际的苦,只要找对方法,立即变成幸福,如同光来暗自消。

若没有找对方法,看似种种用功,终究是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就像在黑夜里,不管我们对虚空做出怎样的八般武艺,都无法让黑暗变光明,唯有打开灯,开关轻轻一按,瞬间光明,无须费力。

幸福,也很简单,只需要一道光,照破心中无明,幸福自然来,莲花自然开。心中莲花开,幸福当下在。

五、心有归宿,正念直去,不疑不虑

人生真正的幸福,需要给心找一个永远都归宿,心有归宿,就是幸福。若心无归宿,终究三界漂泊,无依无靠,流浪的人生,风雨前行,无常不定,这一刻还是欢喜相聚,下一刻就是永远别离,如何能幸福快乐?

若心无归宿,离别的亲人,我们如何再相聚?不管信或不信,在我们的心中,总有一个美好的向往,希望那些匆匆离开的亲人,他们还能在另一个世界幸福生活,我们也能在花开美好时,再重逢。

若没有一个地方,是所有人最后的归宿,如何寄托我们的浓浓的相思?清明时节,纷纷细雨,那是多少人离别的泪,若有一个归宿,离别的人欢喜相聚,所有的相思,才有意义。

我在纷纷细雨中,寻寻觅觅,终于找到心的归宿,那里光明无尽,自在安宁,莲光悠悠,善友相聚,是所有人最后的归宿,圆满幸福。

我在悠悠莲光中,看见每个人都名字,刻在莲花上,我认真一看,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一个与慈尊相同的名字。原来,我们与慈尊一体不离,是共命之鸟,是并蒂之莲,只要称念慈尊名字,就是心的归宿,就是最圆满的幸福,无有离别苦,唯有清净乐。

我静静称念,踏着清莲,向着心中的归宿,正念直去,不疑不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nr/164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