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忆先辈追忆连一医儿内科奠基人刘一

发布时间:2019-7-21 18:49:13   点击数:

清明忆先辈

铭记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连一医年创院以来

医院付出了青春

洒下了热血,筑强了发展的根基

清明前夕,让我们徜徉于思念的文字

医院部分科室的奠基人

今天让我们跟着

82岁的心内科老专家——李维本主任

怀念儿科、内科奠基人——刘一麟博士

连一医首任院长、留德博士刘一麟

年9月,我从苏州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徐州地区。局里一位领导问我说:“医院,医院呢?”我回答说:“医院喽”。“那就到新医院吧”。他接着说:“医院不大,但因为是在市中心,病人多,业务比较忙。”还介绍说:“医院的院长,是一位留德的博士,儿科专家,叫刘一麟。”从此,这位博士院长的名字,就扎到我的脑海里了。

到医院报到时,是一位瘦高条的张秘书接待的我,我问道:“刘一麟院长哪?”他说:“他在小儿科哪。”我环顾了周围的环境,医院的情况才知道,医院全院才70张床位,70来个职工。一座二层楼的门诊,一座二层楼的外科病房兼图书馆。外科楼前面的一个三合院,是内科病房,后面靠后街的两排对着脸的木质二层小楼,是小儿科病房。还有些零碎的老房子和种着杂树和花草的绿地。

那天我走在院内唯一的一条路上,就看见一位穿着深灰色中山装的老人,从病房院子里走了出来,旁边的人轻声的对我说:“这就是刘院长。”只见他,中等身材,十分壮实,留着平头,宽厚的脸膛,宽宽的口型,厚厚的耳朵,慈眉善目,脸上挂着微笑。这就是著名儿科专家刘一麟。刘一麟是上世纪30年代在德国汉堡大学毕业的13个博士生之一。他的许多同学回国后,都到各大专院校任教或到医院任职。他却立志还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奉献一生。

第一次和刘院长近距离接触,是跟他上花果山采中草药。他虽然是个纯粹的西医,但他对祖国医学,情有独钟,潜心研究中医理论,不少学说引起医学界的轰动。当年他已经50来岁,但他一旦发现山崖上有稀罕的草药,就会不顾危险攀爬。他带着我们在山涧沟里,在山坡上,在野地里,辨认什么是地榆,什么是百部。还教我们说:“采药一定要把握好季节,农民说的好: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回家当柴烧。过了季节就没有药用价值了。”我们这些年轻医生,跟他学了不少中草药的知识。中午,刘院长和我们一起就在山上的马尾松树下歇息,吃带来的干馒头,就着大头菜和蒜瓣子。

刘院长担任主管文教口的副市长,但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点都不象留过洋的博士大官,倒像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老大爷,生活十分俭朴。医院的两间平房里,门前一块菜地里,是他种的韭菜和烟叶子。屋里只有一张包着旧布的长条凳子、一张书桌和桌子后面的一把快要散架的旧藤椅。书桌上,堆满了一摞摞的厚厚的外文书,大多是德文的,也有英文和日文的,还有就是中医的书籍和他的论文稿件。刘院长闲暇时间,会蹲在他的小菜园子里拾到他种的菜和烟草,偶尔也会和一些老职工下下象棋,大部分时间是坐在书桌后面的藤椅上看书或者写东西。我常会找刘院长请教问题,你一到他跟前,他总是详细解说,旁征博引,教会我很多医学经验和前沿知识。

刘院长年从德国留学回来后,在民医院,他悬壶济世造福民众,挂出“赤贫免费”的牌子,所以在海、干、沭、灌一带,有神医刘一麟的美名,甚至有的山里人,背着生病的孩子到新浦来。有一次,我亲眼看到农民在深更半夜把生病的孩子抱到他家里,孩子把稀大便拉在他的枕头上,他不但不责备人家,反而安慰农民。很多患儿的家属为了感谢他,常会把家里收的农副产品送到他家里,像板栗,白果,地瓜什么的。刘院长从来不收,还会请他们在家吃顿便饭,临走还塞几毛钱给他们买车票。记得六几年吧,那年高温大旱,花果山里的一个老农民,竟然挑了两大水桶的山泉水,走了几十里路,送到他家里给刘院长泡茶喝,充分体现了患儿家属对刘院长这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之情。

他给孩子治病的原则是“花少钱,治好病,不花钱,也治病”,他用几分钱的甘汞把孩子一肚子的蛔虫打个精光,有些胃肠的疾病,他在孩子的手指上推拿几次,什么药不用吃就好了,他从不乱花病人一分钱,从不让病人多受一点罪。他用最普通的磺胺药治好了诊断治疗都非常复杂的脑弓浆虫病,他用最便宜的柿皂散治疗难治的肾病综合征,他用草药景天三七治疗过敏性紫癜,用鸡苦胆治疗百日咳。

六十年代初,我市流脑大流行,病房里床上床下挤满了病儿,刘院长等院领导采取紧急措施,在龙尾河北岸,建立了临时病房,儿科的医护人员,在刘院长的带领下,没日没夜地奋战在那个大棚里,和死神做着殊死的斗争。这个临时病区,前后收治了六百多患儿,刘院长和儿科的医生们,采用改善微循环的山莨菪碱,抢救了无数的小生命,创造了奇迹。

刘一麟院长,用他一颗对人民极端负责的心和高深的医学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医疗技术,为人民做出了多少贡献啊!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从报废的海带胶里,提炼出了“细胞离净”,替代了比黄金还要贵的进口的多聚蔗糖,该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会的组委会给刘院长发来一份邀请函,请他在会上宣读他的学术论文,他有事不能参加,院部请示能否由他人出席,组委会回复:“刘一麟博士,无人可以代替。”可见他在国际上极高的威望。

解放后不久,年,医院的全部药品和设备,医院,医院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医院的精神支柱,身为院长的他和我们住院医师一样上各种班。一次他在急诊室上夜班,突然来了一个窒息的小孩,面色青紫,奄奄一息,他趴上去就口对口吹气,小孩子被他救活了。文革期间,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他依然坚守岗位,白天黑夜连续上班十几个小时,累的吐血,他毫无怨言,他说:“只要对病人有好处,再累也是值得的。”

年的一个深夜,76岁的一麟院长永远离开了我们!他没有给亲人留下什么财产,他却给我们这些医务工作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一麟精神”,一麟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心里时刻装着病人,一切为了病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指引着我们一院前进的方向,永远作为我们这些医务工作者人生旅程的航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END

李维本/供稿

宣传科/编辑整理

往期推荐

1、美极了!一名外科医生笔下的女人花

2、石要红,带着阳光般笑容的「追梦人」

3、不要怕,姑娘!有兄弟姐妹来帮你!

4、产科护士亲身体验!学会这四招,“睡渣”宝宝秒变“睡神”

宣传科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控制
孩子得了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18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