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节别光采野菜,一种植物叶子更好吃,建

发布时间:2024/3/13 21:04:08   点击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导读:一种经济树种种子可制食用油,如今少人采摘,变异叶子却20元一斤

文:三农小七

民以食为天,我国的是农耕国家,人们靠耕种和养猪以及采集为生,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养殖主要是养猪,养牛,养羊等,其中,猪肉是肉食的主要来源,猪油则是动物油脂的主要来源。

人类离不开油脂,一顿不吃饭或者一天不吃饭,三天不吃饭,只要有肉吃,就没有多大的问题。

“何不食肉糜”?

汉末天下纷争三国终归一统为晋

司马懿家族可谓是汉末三国纷争最大的受益者,最终一统天下为晋,晋朝有个皇帝叫——晋惠帝!当百姓忍饥挨饿水深火热的时候,他直接冒出了一句——“何不食肉糜”?

是啊,吃肉糜,连古代深居皇宫大院的皇帝都知道的问题,是不是很简单呢?在他的眼里,饿饭并不怎么可怕,只要有肉吃,就万事OK。可惜,他不知道民间肉食来源何其难,若有肉吃,百姓又怎么会没有饭吃呢?于是他闹了一个流传几千年的笑话!详见《晋书·惠帝纪》!

古代肉食、油脂来源困难

古代的肉食何其难得,连油脂也非常难得。别说古代,上世纪7、80年代,我国农村的油脂来源也不是特别容易。

退回去30年或者40年以前,那个时候的杂交猪、长白猪等还没有大量上市,在农村还是喂养的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土猪,一般黑猪居多。肉很好吃,可惜长得很慢,往往喂它个2年、3年,还只有斤左右,很难达到斤,也很难一年长到多斤。

猪肉尚且难得,猪油肯定也不够吃了。于是,很多时候都需要使用植物油填补猪油的不足,以人们对于补充动物油脂的需求。

我们熟知的植物油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香油,也就是菜籽油,但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都不能满足的时候。种植油菜的人自然也少了,土地更多的是用来种植红薯、玉米、大豆、稻谷等能填饱肚子的农作物。

以前食用油的主要来源

猪油少,菜籽油也少,我们的祖先也是有办法的,直接在一种树木上打起了主意,这种树木叫——油茶树!

油茶树可是好东西,它是传统的经济树种,种植油茶树是农村油脂的主要来源之一,把油茶树的果实采摘回家,把它的种子炒熟以后进行粉碎、压榨等一系列措施,就能把它里面的油脂压榨出来。在古代或者上世纪7、80年代之前,油茶树的果实也是农村油脂的主要来源之一,油茶树是世界上比较出名的四种油料植物之一,非常出名,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纯天然的高级油料,而且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树种。

不过进入本世纪,杂交猪,长白猪,各种长得快的猪种都比较多,养猪业越来越发达,猪肉供应充足,猪油也更容易获得。在不缺猪肉,不缺牛肉等肉食的情况下,在不缺猪油等动物油脂的情况下,菜籽油也供应充足。而茶树油则需求锐减,茶油加工过程复杂,在目前人工工资的情况下,茶油的竞争力明显不行。

价格昂贵,工序复杂,人工工资高,体力活繁重等原因,年轻一代很少从事茶油生产,老一辈人体力跟不上,加上昂贵的价格销量不行。很多传统的茶油生产手工作坊已经停止运营,茶树的果实也很少有人去采摘了,不少地方根本无人采摘。

风靡几千年的茶油不再受欢迎,叶子却成抢手货

茶油树这一种经济树种,虽然它的种子可制食用油,但如今已经少人采摘了。不过,虽然茶油树的果实、种子基本无人要,但是它的变异的叶子却还是很受欢迎的。

茶树的叶子比较容易变异,特别是在清明节前后,茶油树的嫩芽也比较多,变异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一些,一株10年左右的茶油树肯定能找到不少的茶油树变异叶子。

变异的茶油树叶子叶片肥厚,脆嫩,味道很甜,它是由真菌入侵引起的树叶膨大,酷似果肉,味道鲜美,甜脆可口。带着茶香,带着植物特有的清香,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茶油树变异叶子1斤20元,贵吗?

有农村的有心人把茶油树的变异叶子“茶片”、“茶泡”拿到市场上去卖,价格还比较贵,一斤能卖20元,还很受欢迎。

茶油树的茶泡或者茶片,在茶油树上虽然有,但是并不是特别多,毕竟如果一棵茶油树的叶片都变异了,那么这棵茶油树也就无法进行光合左右了。数量稀少,采摘也比较麻烦,且茶泡、茶片嫩、脆,运输也很麻烦,20元一斤还很难买到,虽然贵但懂的人都知道这个价格很合理。

茶油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两种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另外一种是油橄榄树,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非常好,营养价值大。且不含芥酸、胆固醇等有害物种,被称为——东方橄榄油。

可惜,如今这一种传统的经济树种,其种子虽然可以做食用油,但已经很少人采摘;反倒是农村小孩用来解馋的茶苞,茶片,茶耳朵成了热销货,在一些地方能够卖到20元一斤。不过肯拿出来卖的人却很少,想吃可能还得自己动手采摘。

清明节前后是采摘茶苞,茶片的好时节,到了农村可别光顾着采摘野菜哦,这一种植物的叶子比野菜更好吃,营养价值也更高,建议收藏,记住它的样子,别错过了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62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