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上河图密码3拨云见雾,谜团之后

发布时间:2024/3/29 16:19:23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www.yushiels.com/

“不是怕事,是怕不值”

书中一开始交待“斗绝”梁兴奉高太尉之命去取圣火,却在半路被莫名的鬼怪劫走,而如此大的过错令人沮丧,毕竟这是圣火,一旦丢失,将要承担的责任绝对不是一顿简单的惩罚就可以抹去罪责,很有可能是丧命的结果。

正如书中所说:

“沙场之上,为国赴命,是大荣耀,莫说危境,便是死,我也未必会怕。但眼下只为了一只灯笼,就让我受罚,受辱,这未免也忒冤,我不是怕事,是怕不值。”

的确,这不是简单的谁的责任,而是只为了这一件小事而付出不值得的代价,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最后,梁兴为了免去受这没有意义的责罚,光着身子去寺庙偷出来了一个御赐的灯笼蒙混过关。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虽然这并不是光明磊落的做法,但毕竟因此免去一场无谓的责罚,对于寺庙那个无用的灯笼来说,也算是功德一件。

做大事时,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若一件事值得,那即使困难也要迎难而上;若一件事不值得,那即使触手可得,也要明白有得必有失的道理。

“迎难而上”

说到迎难而上,便想到了梁兴母亲劝梁兴的一段话,以坚韧的草为例,与拣东拣西的娇花嫩朵对比教育梁兴,世道越不好,遭遇越苦,越要活的抖抖擞擞,高高昂昂!

无论周遭是什么环境,都不能改变我们的初心,和对生活的向往与对目标的追求。

有句话说得好:“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环境是很难会被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一开始并不那么令人满意的环境,当你成功的改变了自己,适应了环境,通往你的目标成功之路也就有了一条并无太多坎坷的道路。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梁兴情绪不高的时候,作为母亲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教育与开导梁兴,她是一个合格的,和一个令人敬佩的母亲。

“攀比之心害人害己”

提到母亲,又不得不说本书中对于食儿案中的庄夫人角色的描写。同样是母亲,有的母亲对丢失孩子这件事是全身心扑在上面不修边幅,有的可能认为把自己也照顾好,等孩子找到了,才不会因为看到一个不修边幅的母亲而失望才是最好的。

这原本都没有错,毕竟别说对事情的理解,就算是生活方式,每个人跟每个人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可这其中的错,就错在一个攀比上。

众多孩子的丢失,让所有做母亲的都失了魂魄,丢了理智。而丁豆娘,是这个案子中的主要人物。

她从一开始就坚定要找回儿子的信念,哪怕所有人都放弃了,她也一直都未曾放弃寻找儿子的线索,哪怕是心中慌怕,也去同样丢失孩子,却丧命的董夫人家中凶案现场寻找线索。

而在其间,她无意间发现有一位云夫人误杀了庄夫人,前因后果更是令人震惊。

云夫人误杀庄夫人,是因为庄夫人的言辞激怒了云夫人,一推之下无意间丧命。

而这让人愤怒的言辞,则是关于云夫人每日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落,还有时间描眉画眼,好像孩子丢了完全没有倾尽心力去寻找一样。

这样的话,就连我听了都会生气,更何况是与庄夫人同样丢失了孩子,还为了寻找孩子着急上火的云夫人?

书中对于丁豆娘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的感叹是这样描写的:

“这世间什么都要拿来攀比,就连做娘的心,也要比个真假深浅。庄夫人的死固然让人哀怜,可她心疼焦念儿子,便拿自己的样儿来比照别人,似乎只有她才是亲娘,人人都不及她,不但不及,还成了罪证,任由她责骂。”

你可以说自己为了寻找儿子不顾自己的形象与生活,但是你完全没有任何权利去说别人不像是亲娘,没有倾尽心力去努力,毕竟都是十月怀胎从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血浓于水,谁会不尽心尽力去寻找,当娘的哪有放弃自己的孩子的?

攀比,是多么害人的词语,有的人因为盲目的攀比而失去更多,也会丢失本心。

看到别人比自己生活的富裕,就开始走旁门左道想要快速成功,想要不劳而获,于是这世间多了那些为了攀比而付出代价的人们。

第三部,是整套书《清明上河图密码》最厚的一本,在看的过程中,因为被其中的食儿案众人失去孩子的急切心情牵扯过深,而让我在看的时候,也深深的体会到了书中人物对于丢失孩子的心痛与折磨。

接着又被其中石守威的两面三刀气的不轻,转而又被龙船上的秘密行刺而拽住目光......

一个又一个悬案拨云见雾,解开一个谜团接着又是一个谜团,接下来的第四部,又将是怎样的故事?

百家号/世卿读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qy/163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