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起源 >> 棣花古镇将举办月满棣花nbsp情寄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中秋佳节便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也为世人留下了数不尽的中秋诗词歌赋。这其中,又以唐代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最负盛名。
而今,我们翻阅这些优美诗篇,仍会惊叹不已。单单一个中秋节,不知道吸引了多少诗人,让他们为之畅想,为之忧愁,为之癫狂……从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至今尚能一窥古代中秋佳节的风俗,还有他们当时的心境。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因此,中秋佳节,陕西新闻广播(FM.6AM)特联合陕西商於古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月满棣花情寄中秋”大型诗歌朗诵会,此次朗诵会将云集陕西广播电视台众多知名播音员、主持人,并特邀国内知名朗诵艺术家海茵、陈洁、包志坚等助阵诗歌朗诵会,为观众带去一场和诗歌有关的中秋盛宴。
活动时间
年9月14日(星期三)晚19:00——20:30
特别说明:此次活动的实况录音,将于中秋节当晚在陕西新闻广播FM.6AM晚上19:00---21:30播出,届时,全省及周边省份听众都将通过广播感受到"月满棣花"的无穷魅力。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介时欢迎广大游客群众围观!
在棣花古镇赏月吃月饼,
美哉!
心动过速时怎么办执医临床执业助理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