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萧山的清明习俗

发布时间:2020-10-9 7:39:27   点击数: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615.html

04

0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

这首人人皆知的《清明》

将清明时节的景致写得淋漓尽致。

过几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

在萧山都有哪些清明习俗呢?

请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习俗

清明前后,萧俗有祭祖上坟、做羹饭、吃艾饺青团、门口插杨柳、小孩扎柳条圈戴于头上玩耍,也有踏青郊游,谓之“踏青”的。

历代县志多有记载。

明嘉靖《萧山县志》载:“清明,是日插柳于门。家家备牲礼扫坟,祭毕,燕饮而归。”清乾隆《萧山县志》载:“清明插柳于门,备牲礼扫坟。祭毕,燕饮而归。”

清明踏青由来已久,多在近郊,有的结合上坟下乡。

《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息。

上坟,即扫墓,在墓前祭祀祖先或受尊敬的人,有的男女老幼合家前往。

谚云:“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

上坟须备三荤三素,随带锄头畚箕。在墓地燃烛焚香供祭,烧银锭,跪拜。祭毕,向坟头抛撒供饭、青饺、蚕豆等,然后挑上几担坟泥。凡亡故于上年清明后的新坟,须在清明节前上坟,以求早发,也有“应清明”即清明当天上坟的,妇女要哭新坟。

聚族而居的村落,清明这天开祠堂祭奠,没有“功名”的不得与祭。祭毕,按人头分胙,孩童能分到铜钱和烧饼,读书的孩子能多分,盖用“祠堂田”“堂众田”作开支。

清明这天,农家把吃过的青螺蛳壳撒到瓦片上,哗啦啦作响,能驱赶小虫。“清明过后乱头风”,循俗清明为最后之放鹞日,断其牵线,任其飘飞,称“放断线鹞”,谓可以带走一年晦气。

清明美食

在萧山,每到清明,家家户户还有做“清明饺”的习俗。

将米粉“打浆头”揉和,分一白一青两段,青的须加入适量艾青或经生石灰镪过的苎麻叶揉成。用芝麻拌糖、咸菜炒笋丝等分别作甜、咸之馅,做成果团,甜果平顶,咸果尖顶,以便识别。咸馅之果有做成饺状的,卷口,名“清明饺”。

炒螺蛳,从河江池塘摸得螺蛳,用清水养过夜,剁去底部,猛火炒熟,佐以小葱调料,鲜美可口,是农家下酒过饭的常年佳肴,尤以清明前后之螺最好。谚云:“清明螺,赛只鹅”“笃螺蛳过酒,强盗追来不肯走。”

来源:《萧山市志》,图片源自于网络。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ss/127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