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食俗 >> 清明专题丨佛教如何过清明节,这样做才对已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佛经没有提到怎样过清明节,但是面对亡故亲人、历代祖先,佛教自有相应法门,既让在世之人寄托哀思、表达孝道,又让已故亲人获得最大福报。
佛教的“清明节”,这样
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疫情防控下清明节,教您如何“在家祭祖”■“在家祭祖”,寄托哀思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原是民众祭祖的重要日子,但当前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仍在严格执行,今倡导大家不要前往公墓、骨灰堂进行现场祭扫,避免人流聚集。各处寺院虽仍未恢复开放,但是我们可以在家自诵佛经,超荐祖先,回向往世父母亲朋。下列具体做法,以供参考。供养至于丧祭,通须用素,勿随俗转。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正信的佛弟子,不应以顺应民俗的理由而去杀生,若由此造作杀业,使祖先受殃累,冥阳两损,对先人对自身都有害无益。祭祖时,我们理应准备如香、灯烛、水果、鲜花、糕饼等供品,勿用荤食、烟酒等减损福德。礼拜感恩祖先的福荫,感恩父母的养育;向祖宗汇报自己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忏悔自己的过错;断恶修善,精进修行,光宗耀祖。念佛诵经依靠三宝的加持,念佛回向利益祖先,若时间允许可以诵读《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经书。祈愿祈愿身心安乐、事业昌盛、家道兴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惟愿诸佛菩萨、天地众神、历代祖先慈悲护佑。回向天下父母,亡者业障消除,往生极乐;生者问法明理,健康长寿。回向包括先祖在内的的六道所有一切有情众生,能够早日脱离轮回苦海,成就无上菩提佛果。佛弟子可以通过斋僧、斋戒、诵经、供灯、抄经、放生等善行来为亡者做功德回向,这应该就是清明节最“如法”的祭奠了。
——梦参长老
梦参老和尚慈悲开示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民间俗语。在古代,清明并不仅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古代足球)、打马球、插柳(就是现在的植树)等户外活动。“清明扫墓”只是清明节的一项活动,不是全部的内容。佛教里没有清明这个节日,因此佛教经卷中也没有关于“在清明节如何如法祭奠过世亲人”的记载。对于佛教弟子而言,如果讲到要“祭奠超度亡者”,那么每一天都可以当作清明来过。因为我们只要把每天所作修行功课的功德回向给亡者就可以了,至于是否扫墓、烧纸、是否上供品、是否燃香,这些风俗习惯更多的是出于自己情感的需求,让自己心里“过得去”,跟亡者的关系并不大。所以清明节是否去扫墓、如何扫墓,是按照风俗习惯做好,还是“自主创新”(如现在的网上祭奠)追赶时尚好,那些都是一个心意。如果亡者有知,不管此时他流落到哪一道,他也一定会感应到。但是,最能利益亡者的莫过于按照佛教的方法,将所修的功德为亡者做回向,这是最能直接利益亡者的事情。如果做得好,甚至可能将亡者直接从三恶道解脱出来,这岂不是比扫墓、献花、上供、焚香更能利益亡者吗?佛教中有一个故事,广为人知,这就是目犍连救母,这个故事因为讲的是孝道,所以被中国很多地方戏剧搬上舞台。“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时,突然想起生身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瞋、痴的行为三项具足,对人处事都有非常不好的举止,他非常担心,不知道母亲往生后到底会落在何处?目犍连急于想知道他的母亲生在何处,于是进入定中,看到一处很恐怖的地方,原来那就是地狱。在地狱中,目犍连尊者看到被行刑的罪人,样样刑具都有,每一个都非常可怜,非常苦啊!再走到饿鬼道的境界中,他看到的饿鬼模样都是:圆又大的肚子、细又长的脖子、干如柴枝般的手脚,每个都在哀嚎、饥饿难耐,那种境界令人惨不忍睹。当他看得十分不忍时,忽然看到日日夜夜思念的人——他的母亲。他的母亲也如同饿鬼道的众生一样,愁容满面,泪水涟涟,饥饿正煎熬着她,目犍连尊者看了内心非常痛苦。目犍连问她的母亲受了哪些苦报?母亲说:“我非常饥饿,没有水,没有食物可吃,肚子里好像有火在烧,我急需要水,还有粮食!”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弟子中神通第一,他立刻运用神通变出一钵饭、一壶水,恭恭敬敬地送到母亲面前。他的母亲十分欢喜,尽管双手无力,也急急忙忙伸手来接,她忍着颤抖和痛楚将食物拿到嘴边,想先喝口水再吃饭,可是,饭与水才一到嘴边,瞬间水干了,饭也变成了焦炭。目犍连看到了这种境界,非常痛心也万分无奈,尽管他的神通广大,但是母亲的业障如此深重,让他无能为力,因此带着万分的失望从定中醒来。当他出定后,赶紧去请教佛陀,在佛陀面前恭恭敬敬、五体投地礼拜说:“佛陀!我心里很痛苦!到底我的母亲曾种下什么业?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救她呢?”他泪涟涟地诉说。佛陀说:“众生的业力确实是自作自受啊!你的母亲生时造下了贪、瞋、痴的恶业;她贪图别人的劳力与财力而造业;除了贪业之外,且有憎恨心,不懂得赞叹他人、时时毁谤造业。她心中的瞋火十分旺盛,生前也不懂得尊重三宝、不肯修行,反而毁谤三宝,这样的痴业使她无法得救;自己造的业必须自己承受罪报,业如须弥山,任何人都对它无可奈何啊!”目犍连尊者听了佛陀的开示,心里很无奈,但他仍请求佛陀给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亲。佛陀说:“要救你的母亲,光凭你的神通是不够的。因为你的母亲业障太重,必须靠许多有修行且已证果的僧众,将清净的福业累积在一起,用心力一起回向来帮助她。”目犍连尊者说:“我要去哪里找这么多有清净福业的人呢?”佛陀说:“这倒不难!从四月结夏安居到七月期间,许多清净的比丘专心致力于去除烦恼、增长智慧,在这段期间已探讨了真理、透彻了妙法,这些僧众就具有最清净的福德;如果能请这些人同心合力为你的母亲祝福,那么她就可以得救了。”目犍连尊者听了,内心非常欢喜,他就向每位比丘一一顶礼请求。佛陀又告诉他:“你应该为你的母亲造福,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也就是结夏那一天,举行供僧与大家结善缘;以这份清净心加上欢喜心,共同为她祝福,这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唯有这股力量才能转她的业。”于是目犍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了丰盛的素斋,并且在每一位比丘面前准备了一盆清水,并亲自奉上让比丘们净手——因为印度人用手抓饭团吃。他用最虔诚的心来供养,这一场供养非常殊胜庄严。之后,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为他母亲祝福,因为每个人平时勤于修行,福德具足,这股福慧、欢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确实非常大。目犍连尊者在当天晚上初夜时分,于定中看见一位庄严的天人从远处飘飘然而来,向他顶礼,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的母亲,她向目犍连尊者答谢说:“蒙受你的力量和孝心以及众多尊者的慈悲愿力;更承受佛陀的慈心加持,我现在要生天道了。”目犍连尊者见到此一境界,非常高兴,出定后赶快去向佛陀礼谢,也向所有的比丘顶礼。目犍连尊者孝心殷切,又承受着众人的慈悲、智慧及清净福业的帮助,所以他的母亲得救了。这个佛教故事,在中国被代代流传了下来。如果我们认为以自力无法帮助亡者的话,那么可以通过供养僧团也就是斋僧,请僧团来为亡者做功德回向,这样的力量会比我们自己做功德回向大的多。庚子清明,祭祖的方式虽和以往不同,但所表达的心愿是一样的,那就是让我们对祖先升起感恩心与恭敬心,对一切亡者都升起慈悲心。同时,也承接了诸佛菩萨的功德与祖先的福荫,为亡者做善业,并将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祈愿一切众生快乐安详!
祭祖,佛弟子代替亡亲修善法
在清明节,最好的孝,就是做功德回向祖先,既然佛弟子日常都提倡用不杀生等做功德,清明最好能吃素,这样功德更大。清明祭祖之时,佛弟子当以诵超度类的经文为主,如果时间足够,可以虔诚地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阿弥陀经》、《三十五佛忏悔文》、《华严经》中的《普贤行愿品》、《往生净土祈请文》等等,还可以念诵:南无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释迦牟尼佛心咒等等殊胜的密咒与佛号。作为佛弟子,不一定要到清明节才想到祖先,日常也可以做功德、念佛诵经行善回向故去的亲人。我们可以用他们的名义布施,帮助病人和需要的人。我们可以以他们的名义财物布施、法布施。我们可以替亡者点灯,为亡者诵经念佛、抄经等,将功德回向给亡者,甚至一切有情众生,帮助祖先离苦得乐,让他们转生善道。
亲没,则代亲笃修净业,至诚为亲回向。心果真切,亲自蒙益。若未往生,可即往生,若已往生,高增莲品。
——印光长老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下)·循陔小筑发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