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万荣一带的清明习俗清明节送子福馍背后

发布时间:2016-11-19 17:43:21   点击数:
运城日报黄河晨报运城新闻网官方发布平台

清明节送子福馍背后的故事

记者冯杨婕范娜

  清明节即将到来,运城市尤其是万荣县人上坟时,有带上子福馍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的习俗。但是你知道子福馍的来历、寓意跟工序吗?3月31日,记者走近万荣县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山西面塑师解云仙,听她讲述了其中的原委。

  子福馍来源于祭奠介子推,这些你知道吗?

  子福馍的来历是什么?春秋时期介子推追随重耳,割股奉君,但重耳当上晋文公之后,论功行赏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心中郁闷,连夜背上母亲,隐居到几十里外的万荣绵山。重耳听说后,心想“不封介子推不是忘本吗”,于是赶忙给他封官晋爵,但介子推坚辞不受。后来晋文公发现不见介子推,派人寻找,找到绵山但是介子推心念已决,再不出山,为了逼迫其出山,晋文公派人将山林点燃,谁想介子推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据考证,上述的绵山应该是万荣境内的绵山,现在叫孤山。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全国停火三天吃冷食,这就是清明吃寒食的来历。后来,当时的万荣人仿照介子推的帽子蒸大镆来记念他,叫做子福馍,也叫子推馍。

  制作子福馍需两个多小时,这些你见过吗?

  踏进万荣县云仙花馍店,摆放在大厅桌子上的花馍立即映入眼帘,花馍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小面人等,精巧细致、寓意丰富。坐在边上的巧手们边闲谈边捏花。巧手捏过,一片片红面泥变成一片片花瓣;剪刀划过,一团团绿面泥幻化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凤凰尾巴,这就是制作子福馍的其中一道工序——捏花。

▲解云仙在给花馍插花。记者王阳斌摄

  而子福馍的制作过程纷繁复杂,要经过和面、做造型、发酵、蒸馍、捏花、插花等多种工序。和面过程中把核桃、枣揉进去,面和好后做出不同的形状,随后在馍上盘好不同的形状,面发酵好后上锅蒸50多分钟。捏花过程尤为复杂,单单捏一朵花,一个人就要花费至少10分钟时间,而一个馍上一般会插上十余朵花。制作一个子福馍至少需要两个小时,这其中需要花费巧手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不同图案的子福馍寓意不同,这些你听过吗?

  既然子福馍的制作工序如此复杂,为何人们还要花费这么大量的精力?解云仙端起一个子福馍说:“子福馍就是给子孙带来福气,寄托着一代人对家庭和谐兴旺的殷切期盼,所以麻烦也不怕。”

  子福馍取其谐音多子多福,指望子孙享福的意思,它把后人对祖先的信奉和祈求化成一种具体的实物体现。

  山西晋南尤其是以万荣县为中心的方圆地方,家家在清明节都要蒸一个茶盘大的子福馍,馍上面有的搭两条十字形的面带,面带越厚越好;有的上面盘两条蛇、青蛙,插1个或5个鸡蛋;有的馍上面盘上鱼、石榴、花。

  “清明节给谁拿什么样的子福馍都有讲究,上坟时,给男性祖先祭上蛇图案的子福馍,给女性祖先祭上梅花图案的子福馍。上完坟给在世父母要送搭着双面带的子福馍;给男孩子要送蛇、青蛙图案的;给女孩子送鱼、石榴、花图案的。”解云仙说,蛇象征着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的后代,青蛙寓意希望男孩子活泼可爱。石榴寓意希望女孩子多子多福、鱼象征年年有余。而插有5个鸡蛋的子福馍象征着五子登科。

扫描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ss/18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