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清明节的来历,背后的故事竟如此悲怆
品味生活,用心感悟
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约在四月五日前后。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下面就是关于清明节的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一个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君主,使坏害死了太子。太子有个弟弟叫重耳,他为了躲避妃子的迫害,就离开了家乡,四处流亡。
在重耳流亡的时候,他过得很凄惨。以前跟着他一起逃出家乡的臣子大多离开了他,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他,就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了重耳,救了他一命。
19年后,重耳回到国家做了君主。苦尽甘来,他决定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可是,他唯独忘了奖励介子推!
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重耳才猛然想起,觉得很愧疚,于是马上让人去请介子推来接受奖赏。可是介子推很不喜欢做争功讨赏的人,他就悄悄躲进了山里。
怎么办呢?有人给重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放火烧山吧!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介子推没有地方跑,就会自己走出来了。”
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重耳带着众人上山一看,介子推抱着一棵柳树已经死了。介子推的身体挡住了柳树洞,洞中有介子推写的诗,劝勉重耳要当一个清明的君主。
重耳难过极了,哭了很久,然后他将介子推安葬在那棵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因为他很后悔放火烧山,所以把这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
第二年,重耳又领着大臣们登上了这座山,祭奠介子推。
走到那棵烧焦的老柳树前,他们竟然看到老柳树又复活了!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重耳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又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柳树前,珍爱地掐下一根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他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了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正是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明了自己艰难的民族,明白恩惠的个人才能珍惜现实,珍视历史,敬重别人,敬畏公德。
感恩节,在中国就是清明节,我们在感恩逝去的历史和人的同时,也感恩那些有益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人。清明节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
麻婆豆腐3元
家乡脆藕3元
莲花血鸭9元
(多款特价菜轮流供应)
(醪糟汤圆、各式小菜全部免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