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扫墓拜祭需要注意这些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今天就是“清明节”了,
它在中国已经有多年历史,
而拜祭祖先,行清扫墓,
是后人对先人的尊敬。
拜山除了带有对先人的怀念之外,
也要带一些专门烧拜的纸钱,供奉的供品等。
在拜祭祖先后,都会拿一些供品进食。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通常扫墓又会带什么供品拜祭的呢?
清明节习俗扫墓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身着素衣,去山中或者墓园探望过世的亲人。他们铲除杂草,清洁墓碑,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捧花,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
清明节扫墓是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因此,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尊重,以及祭祀的文明与安全,在进行扫墓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不得嘻笑怒骂:墓地是逝者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是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也对其他祭扫的人构成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非常不礼貌。
衣着朴素整齐: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尊重,扫墓时最好要衣着整齐,也不能穿颜色过于鲜艳的衣服,如红色、紫色等。
谨慎拍照:在中国,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地带着向亡灵敬拜、祈求的意思,所以一般不宜随意拍照留念。
注意防火安全:在山上或其他场所进行祭祀扫墓时,请勿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防止火烧连“林”。如需烧纸,烧纸前应尽量清理干净燃烧点周围的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在事先圈定好的阻燃围栏、挖好的深坑或自带的桶、盆中进行。待烧完纸钱后,一定要将燃灰清理干净,以免死灰复燃,切记要等纸钱、香烛等余火燃尽或用水扑灭之后,才能离开。
文明祭祀:现在越来越多人倡导文明祭祀,既能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又能简化扫墓的程序,避免火灾。而选择文明祭祀的方式,有时候只需要献上一些水果等祭祀物或者一束花就足够了,不过要注意在离开之前把垃圾清走,爱护环境,文明祭祀。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吃艾糍每逢清明时节,很多客家人会做艾糍来过节。艾糍外观碧青油绿,入口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是客家民间清明节与寒食节时的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点心。
通常清明拜祭时会带什么?
乳猪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出现乳猪,
也都寓意着“乳猪乳猪,金银带珠”。
一只好的乳猪,表皮非常重要,
在明火烧制的过程中,不断在猪身表面刷油,
保证表皮香脆可口,肉感肥瘦分明,
而且肉感有着明显的锁住的肉汁。
烧鹅当然清明也少不了烧鹅,
同样和乳猪一样都要经过烧制而成,
烧鹅皮脆肉嫩,肉质纤维丰富。
若觉得直接吃乏味的话,
还可以配搭酸梅酱食用。
烧肉烧肉可以说是广东人的特产,
新鲜出炉的烧肉最为好吃。
脆皮、肥肉、瘦肉,
一环扣着一环,相关重要,
放进嘴里咀嚼,不会感到肥腻感,
才能成为一件成功的烧肉。
苹果苹果是最普遍的水果之一,
不过多数拜祭这些事都会买它,
毕竟平平安安嘛,
意头这东西,还是要讲一讲的。
甘蔗在清明节祭祀的时候,总要买甘蔗。
有些祭祀买的甘蔗是清明蔗,
并不是普通的那种。
叉烧包除了水果、肉,还有糕点。
在古代的时候,
多数人都是用包子、水果来拜祭先人。
简简单单的拜祭,有心意,这就足够了。
咸蛋咸蛋是经过腌制的鸭蛋,
以蛋黄“颜色红而油多”为上品。
炒荞头炒荞头中的“荞”同“桥”同音,
意思是让先人走一条好的桥,
不用曲曲折折,费尽力气。
当然,这也是据说而已。
清明节到了,最重要的,
还是对先人的那种孝道、敬意,
愿逝者安息。
南海食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xgcs/1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