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清明节祭祖踏青烧包袱,最全的习俗

发布时间:2021-12-14 19:04:36   点击数:

QINGMING

.04.04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日期一般在公历4月5日。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1

清明节·一候

·TOMB-SWEEPINGDAY

一候“桐始华”。桐,白桐花,中原及以南地区植物。这一候是说,清明来到,白桐花开,芬芳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卉竞相开放。或许,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花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清明,行走在大自然中,看各种各样的花卉慢慢凋谢,一地芳华,不觉使人感伤。然而,在另一坡道上,忽见一农家小院里有棵高大的白桐树挺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兀自开出了满树白花,报以清明,给人惊喜。

2

清明节·二候

·TOMB-SWEEPINGDAY

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指鹌鹑类的小鸟。这里并非说田鼠变成了鹌鹑,而是指鼠类多喜夜间活动,田鼠因白天阳气渐盛而躲回洞穴了,喜爱阳气的鸟儿则活跃起来。田鼠为至阴之物,鸟儿为至阳之物。此候之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鼠与鸟的行为,都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其实,何止是鸟儿喜欢阳气渐盛的春季,就说我们人类,告别了冗长阴寒的冬季后,游走在春日里,看花开,听鸟鸣,晒太阳,吃春菜,也更能体会到阳春的美好。

3

清明节·三候

·TOMB-SWEEPINGDAY

三候“虹始见”。这里的意思是,时到明清,下雨的时候可以看到初现天空的彩虹。彩虹,阴阳交会之气,水气对阳光的反射,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雨霁初晴,则虹见矣。另外,雨后的天空,尘埃最少,空气清洁,阳光透射力强,所以才使水气的微粒能够反射阳光,才能出现美丽的彩虹。

4

清明节·扫墓

·TOMB-SWEEPINGDAY

扫墓其实是清明节前一天,原来的寒食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寒食节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清明节去扫墓,不少人在先祖亡亲墓前垂泪,沉痛表示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5

清明节·祭祖

·TOMB-SWEEPINGDAY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再折几根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或者收拾供品打道回府。清明节又称作踏青节,在每年的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民间活动的习俗。

6

清明节·踏青

·TOMB-SWEEPINGDAY

传说大禹成功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丰富民间生活。

7

清明节·寒食

·TOMB-SWEEPINGDAY

寒食节:纪念介子推

寒食节也称作“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次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两天为小寒食。过去的春祭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是韩国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活动。

8

清明节·烧包袱

·TOMB-SWEEPINGDAY

清明祭扫仪式原本应该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是有的家庭的墓地在远郊区,早上去墓地晚上也赶不回来;还有一部分人远在他乡无法返回原籍。因此祭扫的方式也就因地制宜了。实在去不了墓地的,就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或者在院子外面,或者在家门口,或者河边“烧包袱”。

过去的日子里,不论富裕还是困难户都有烧包袱的习惯。祭祀时,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画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大白纸,称作“打发外祟”。

9

清明节·拜城隍

·TOMB-SWEEPINGDAY

清明节拜“城隍爷”,就是在清明之日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和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除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城隍庙在每年的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

城隍庙在每年的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

10

清明节·标祀

·TOMB-SWEEPINGDAY

标祀又称作“清明吊子”。清明吊子是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寄托哀思的一种特殊载体,指清明扫墓祭扫完毕,在坟前或坟头做的标记。每年清明节,各家各族祭扫完毕,往往在墓前或坟头上插一根用竹子或柳条做的标杆,表示已经有过祭祀。标杆上有的人家会糊些长条白纸,有的人家会挂些楮钱,有的人家既糊白纸又挂楮钱。借此表达生者对生与死的慰藉,是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标祀又称作“清明吊子”。清明吊子是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寄托哀思的一种特殊载体,指清明扫墓祭扫完毕,在坟前或坟头做的标记。

每年清明节,各家各族祭扫完毕,往往在墓前或坟头上插一根用竹子或柳条做的标杆,表示已经有过祭祀。标杆上有的人家会糊些长条白纸,有的人家会挂些楮钱,有的人家既糊白纸又挂楮钱。借此表达生者对生与死的慰藉,是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

11

清明节·烧纸钱

·TOMB-SWEEPINGDAY

纸钱又称作“挂纸”“挂钱”。清明扫墓时,人们将携带的纸钱有的烧掉;有的悬挂起来,如浙江平湖、湖北咸宁和恩施等地,用竹悬纸钱插在墓上,称作“标墓”;在福建永泰,白纸剪成条挽在树枝或草上;在四川长寿,用白纸剪作幡形插在坟头,称作“挂青”。“纸钱”据史书记载,一共有三种:纸钱的产生,源于古人笃信灵魂不灭的主观意识,认为有天堂和地下两个世界,就要给去世的亲人或朋友在天堂或地下世界消费使用的纸币。

三星家具城清明节期间正常营业!

三星家具城,清明优惠多!

·SANXIN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xgcs/148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