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何东平年年清明
人们赋予清明节的第一要义,其实并不是赏春而是祭祖扫墓清明扫墓的风俗,汉代已有,但盛于唐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诗中描绘的就是这种凄清景象历代诗人为清明扫墓,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如唐代张继的《闾门即事》:“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再如宋代黄庭坚的《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还有明朝的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这三位诗人,或处盛世,或居乱世,但到了清明这一天,都不忘祭扫先人墓清明节高速是否堵车庐清明节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到郊外扫墓祭祖,表达哀思
清明,是一个充满祥和及惬意气氛的节日在诗人的笔下,一派诗情画意,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爱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景象“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已,细雨带清明”唐朝羊士谔所描绘的人们清明出行的情景生动有趣你看,在清明这天,人们结伴高高兴兴地外出踏青,到青山远村折柳赏花,虽说天上落下了细雨,但并没有影响人们出游的兴致据史料记载,踏青之俗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兴起了
无论是祭祖扫墓,还是踏青嬉戏,都赋予了清明节以双重主题,即提醒人们关注人生的两大“风景”,即生命的老死消失和青春勃发,前者要哀而不伤,后者要乐而不淫,达致“中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和”的境界这一点大文豪苏轼是深谙其意的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他告诉我们,这美好的时光当然是令人陶醉的,但人生几何,切莫因为沉湎于此而忘记了珍惜时光每年清明,我们都会多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把追思与嬉戏均匀地撒在四季,让岁月芬芳,让灵魂春色永驻
何东平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咏诵古代诗人描写清明的诗句,可谓情也切切,意也深深,读之、思之,让人产生许多的遐思
在唐朝另一位诗人韦庄的笔下,清明的活动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情趣诗曰:“满街杨柳绿如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诗中描写了清明蹴鞠(踢球)的情景:“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毬度阁来”荡秋千、蹴鞠,都是清明人们所喜欢的游戏清明节假期2015
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白癜风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