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写人怎样写这篇文章一定要看,10年经验,
相信在辅导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家长朋友们用一万句话都诉说不完心里的苦水,特别是督促孩子写作文,孩子抓耳挠腮想半天,也挤不出几个字来,家长看着这种情境心里憋着一股气,想要发作,奈何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写出好作文,只能作罢。
我相信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文的时候,都深有体会。很多家长甚至和疑惑,为什么孩子平时说起话来妙语连珠,可是一旦拿起笔写作文,就开始抓耳挠腮。为了应付作文也是“各出奇招”,写出来的东西让人哭笑不得:
就像这样:毫无意义的流水账作文,为了凑成一篇把数字从1写到……
再如这样:全篇看下来没有重点,不知所云,找不到作文的逻辑……
更有甚者:实在写不出了就投机取巧,写网络的段子和笑话……
当然这样写作文的孩子可能是少数极个别,但是从中也不难看出,很多孩子对于写作文是完全没有方向的。
虽然从小学开始,同学们就被要求写各种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练笔,但是真正要写作文时,还是常常会遇到这些问题:
有调查结果显示:91.2%的小学生写作文有困难;其中高达89.3%的学生直接表示,厌恶、甚至害怕写作。
不巧的是,在日常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所占的分数比例极高:
小学考试一篇作文分值30分;
初中作文分值50分;
高中作文分值60分……
作文成绩不过关,分分钟就会被别人家的孩子甩在后头!
有的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选择把孩子送去各种语文辅导班,但很多辅导班也只是在教僵化的应试方法。
最典型的做法就是直接套用“标题—故事—总结—最后升华中心思想”的框架。
最终使得孩子的文章变得:死板、生硬、缺乏想象力,连阅卷老师都直言:这样的作文给不了高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让孩子描写“眼睛”,他会怎么写呢?
“她的眼睛又大又亮,忽闪忽闪的,像是会说话一样。”?
看似没问题,但总觉缺少了一点味道,可以给个及格分,却很难打出高分。
而换一个不同的写法会怎样呢?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装得下高山大海,装得下整个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同样是写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前者普普通通,后者却赋予了文字以情感,让人读了,不禁在脑海中遐想。
可能会有家长说:那是别人家孩子有灵气和天赋。但其实真正有天赋和灵气的孩子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孩子的写作能力都是一样的。
可为什么有的孩子写得好,有的孩子却写不好呢?都是因为没有方法技巧,只要用对方法,每个孩子都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高分作文!
就拿小学最基础的写作题材:写人作文给大家聊一聊,看看写人到底应该怎样写,才能写得与众不同。
我们知道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那怎样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写人的时候,要抓住典型事例来写。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
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对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
●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学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肖像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不分主次,从头写到尾和千人一面的写法。
就如沈从文的《边城》是这样描写翠翠的: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的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挑选,把那些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
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语言描写: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3.动作描写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多个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
就如朱自清《背影》中是这样写的: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4)直抒胸臆,抒发心中所想。
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就是这样描写的: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相信同学们只要掌握了这几点,怎样写人就一清二楚了,下次只要是遇到关于写人的作文是便能手到擒来,立马写出高分作文!
篇幅关系,关于语文作文的写人方面的技巧,老师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当然更多细节问题,老师这里不能一一讲解,但后期老师会逐步完善,让孩子不仅能够写人,更能叙事,把每一类作文写作题材全部掌握,轻松写出高分作文。
我是“一心为学君”,每天分享学习干货和提分技巧,家长朋友若是还有其他问题,都可以留言与老师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