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春节主题美图配唯美的古诗词,感受浓厚的中
春节是有很多风俗的,旧时从大年二十三就开始做春节的各项准备,无论贫富贵贱均如此,这也说明中国百姓虽然在旧时并不是非常的安居乐业,但是骨子却是对美好生活一直有着善良、积极向上的心态,打破旧年困厄,期望新的一年更美好,这也是中华民族能一直传承的民族精神。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不能回家的也会思念遥远的故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更是现代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结,已经深入骨髓。
关于春节的古诗词很多,最为出名的就是王安石的《元日》,最为妥切。古代除夕是称为“元日”,取一元复始之日,我认为这是最符合的名称,春节是后来才定的名字。大地回暖,春回大地,一元复始。各种风俗都是寓意除去旧的不快,旧的困厄,迎接新的一年,体现我们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的优良传统。
·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美好的愿望从这天开始。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孟浩然则写下:“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无论如何斗转星移,中国几千年的中坚农家们都是这样期盼着丰收,期盼明年收成更好。刻入了一代又一代农民们的基因和血液中。
在春节也有思念情人的。宋代:姜夔在《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就这是这样写下: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情真意切,在那个时代实属难得的情人相思佳作。
一年又一年,儿童成年,旧不再年轻,发小已经步入中年,中国进入了人口流动的最广泛的时代。旧友相见自然也有古人写下感慨。宋代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可以用来感慨人生的飞逝年华,对入已经不再年轻的人来说,也许在除夕用宋代成彦雄的《元日》来抒发感慨更符合心境吧?“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在除夕充满喜庆之晶,突然发现自己头发已经白了。但是还保持着乐观欢笑。
对于有抱负有理想的辛弃疾在《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对于失落,不如意的人来说,除夕虽为喜庆之日,但也会触动心结,引发抑郁和寂寞。唐代刘禹锡被贬在永贞元年()被贬为郎州司马,到元和十年()离开。此诗即作于郎州任上做《元日感怀》:“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元日述怀》唐代:卢照邻: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春节,总体是喜庆,但是却有千人千种情绪,有意气风发者,有唏嘘悲叹者,有遗憾者,有悔不该者,等等,越是这样的日子越是容易触发各种情绪。如宋代吴文英写的《醉桃源·元日》:“五更枥马静无声。邻鸡犹怕惊。日华平晓弄春明。暮寒愁翳生。新岁梦,去年情。残宵半酒醒。春风无定落梅轻。断鸿长短亭。”春天临人间,万物清明复苏,入暮时分却又残寒侵体,又使人感到了一种无明的忧愁。恰如人所说的:一股淡淡的忧伤感。
人已老则是感叹岁月无情,还保持乐观情绪,如宋代刘克庄承辛派词之风,除了感叹岁月无情,更多是保持乐观情绪,实属难得,《戊午元日二首》:“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朝谒作闲人。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唐代温庭筠是深远的影响到宋词的发展,也是词的鼻祖级人物,他在《元日》中:“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除夜雪》宋代: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文征明关于拜年写的人情世故也罢,拜年以拜帖代替。《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看来明代也有感于拜年老上门也挺累,改成拜帖。我们则是从电话手机拜年。
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
美好的春节承载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我们血脉中永远流淌着积极向上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