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活动 >> 春日话清明那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清明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祭奠已故的先烈与亲人,在这一天往往会下起蒙蒙细雨,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说,偶尔天气晴朗也适合出门踏青。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古诗一起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
1、清明二绝·其一陈与义〔宋代〕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外面大街上到处都是出门踏青、赏花的姑娘们,她们头上梳着乌黑的双髻,打扮得很漂亮。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们随着花丛中的蜜蜂和蝴蝶,做出各种妩媚的姿态,温暖的东风好像也来过清明节,它柔和地吹着。把来禽一整个树上的花都吹开了!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人们户外踏青、游玩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欢快热闹的清明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喜爱。2、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宋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春风吹起、梨花盛开的时候正值清明时节,大多数人都到城外踏青、春游去了。傍晚的时候,笙歌已经停歇,游人也都回家了,这静谧的杨柳林又成了黄莺的家园。
清明前后是春天最美好的时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踏春和游玩的好时候。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人们到西湖的苏堤游玩以及傍晚回家后苏堤的美好景象。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
3、清明夜白居易〔唐代〕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节的夜晚微风习习、月色朦胧,前面青色石阶、红色栏杆的便是刺史的府邸。独自沿着回廊往前走,停停歇歇,从远处听着管弦演奏的声音,默默地欣赏着庭院中盛开的花。这首诗写了诗人在清明节的夜晚外出见到的一些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以及对美景的爱惜。4、清明即事孟浩然〔唐代〕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又到了京城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思念和忧愁。路上车马的声音混响在一起,东城外一片片翠绿的柳树。花儿开了,小草也都长出来了,黄莺飞来飞去,成双的蝴蝶在嬉戏。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清明时节,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一片愁楚。听着外面的车马混杂声,看着外面的景色,不禁回忆起往昔的种种,各种矛盾的情绪扭结在一起,寓情于景,自然而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
5、清明王禹偁〔宋代〕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在无花可赏、无酒可饮的境况下过清明节,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昨天刚从邻家要来新燃的火种,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在清明节那天的寂寞萧条之状,再现了古代清贫知识分子的困顿生活,自然揭露出社会生活真实的一面,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6、清明杜牧〔唐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的这天,路上细雨纷飞,旅人因不能回家扫墓伤感不已、落魄断魂。他向人问询哪儿有酒家可以喝点酒,避避雨,牧童笑而不语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典型天气,同时也抒发了客居他乡的的人在春雨绵绵的清明节因不能回家而伤感断魂,想要借酒浇愁的心情。
你还知道哪些与清明有关的诗句,一起来分享: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对酒》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