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长长久久又重阳,十跪父母恩送儿郎

发布时间:2016-11-26 0:16:06   点击数: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贫穷的父母,钱到为孝。病弱的父母,出力为孝。孤单的父母,相伴为孝。脾气暴躁的父母,理解为孝。勤俭持家的父母,勤快为孝。病患的父母,多份照顾为孝。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父母对我们的期待,我们能让他们如愿就是尽孝。我们都会慢慢变老,趁现在还能孝顺父母,请尽心尽力!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我们借《十跪父母恩》向天下父母表达子女道不完的感激和爱,祝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一跪

十月怀胎娘遭难,一朝落地娘心宽;

赤身无有一根线,问爹问娘要吃穿;

夜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

二跪

倘若有病请医看,情愿替孩把病担;

东拜菩萨西拜仙,焚香抽签求仙丹;

孩儿病情得好转,父母方才展笑颜。

三跪

学走恐怕跌石坎,常防火与水边边;

时时刻刻心操碎,行走步步用手牵;

会说会走三岁满,学人说话父母欢。

四跪

八岁九岁送学堂,望儿发奋赛圣贤;

衣袜鞋帽都办全,冬穿棉来夏穿单;

先生打儿娘心酸,拂袖掩面泪擦干。

五跪

父母真情比海深,为孩花钱不心疼;

早起晚睡赚钞票,自己不舍花分文;

莫让孩儿差别人,恨把黄土变金银。

六跪

儿女出门娘挂念,梦魂都在孩身边;

常思常念常许愿,望孩在外多平安;

倘若音信全不见,东奔西跑夜不眠。

七跪

养儿养女一样看,十七八岁结姻缘;

烧香问神求灵签,力出尽来汗流干;

花钱多少难算尽,为了儿女把账欠。

八跪

成家立业儿女安,父母操心仍不断;

千辛万苦都受遍,父母恩情有千万;

如若生儿娘不管,儿女焉能有今天。

九跪

父母心系儿女身,操心操到病满身;

满头青丝变白发,脸起皱纹肢变形;

儿女回家笑常在,嘘寒问暖忙炒菜。

十跪

父母年老得病患,谁请医来药谁煎;

二老能活几多年,儿女团圆有几天;

父母百年闭了眼,几多儿女在身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珍惜,感恩!

愿天下父亲,母亲重阳节快乐!万寿无疆!

起源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的《楚词》。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习俗

古代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重阳节前后来正值六盘大地层林尽染、秋高气爽,正是来赏秋的好时间,不容错过!

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六盘山地区的野菊花虽不如人工培育的菊花那么夺目,但是一样的千姿百媚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此时来正是赏菊佳期!

插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敬老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养生

重阳节前后秋衣正浓,天气也逐渐转为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天气起伏不定,是流行疾病多发期,保健养生非常重要。

当心秋燥

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避风而卧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适当进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生活开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大家都在看:

1、国庆长假,固原旅游接待实现新突破!

2、国道六盘山隧道10月10日起封闭维修,观最美层林尽染走捷径!

3、国庆假期第四天,六盘山飘起的鹅毛大雪惊艳游客!









































点状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ly/24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