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内容 >> 清明时节ldquo诗rdquo纷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古往今来,不少诗人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为这个美好的季节平添了不少的美丽。写清明的诗中,最著名的当属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了,诗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全诗意境优美,形象鲜明,语言流畅,情景交融,琅琅上口,余味无穷,是首千古传唱的佳作。
宋朝有一位诗人陈与义也写了一首《清明》,诗云: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春风吹来阵阵游春人的喧闹声。诗人也许是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是坐在家里度过清明这一天的。他看着春天明媚的阳光,一直看到落日收尽了最后一抹晚霞,他感到春天太美了,微风中杨柳婀娜多姿,百花盛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宋人黄庭坚的《清明》诗则别具一格,它从清明想到人们的各种生活,想了人生的不同价值。它写的不仅是景,是怀,更是理,是人生之理: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zhǒng)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妻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首七律通过雷鸣雨洒、桃开李绽、野田荒冢、贤愚难辨等几方面的描述和议论,表现了作者在清明节的所见所闻所感,联想自然,用典贴切,寓情于景,启人深思。
另一宋人吴维信的《清明诗》,则对踏青习俗作了描述,也很值得欣赏: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首诗写得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极具表现力。风和日暖,梨花盛开,杨柳葱翠,流莺娇啼。在这清明美好时刻,人们竞相外出游览踏青,这是多么令人惬(qiè)意之事!“半出城”三字把清明节踏青的热闹景象一一写了出来,如在眼前。
朝诗人李弥写有一首《春雨》诗,但他写“春雨”则和杜牧的“雨纷纷”很是不同。诗言:
蒙蒙细雨网春晖,南阳清明二月时。
细草养泥留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儿。
作者从破泥而出的细草,想到衔泥结巢的燕子;从迎雨怒放的鲜花,想到采花酿蜜的蜂儿,反映了对于生机盎然的清明的喜悦之情,巧妙地勾画出一幅既令人喜悦又不落俗套的春雨图。
苏轼的《东栏梨花》诗云: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
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愁绪和对人生几何的感叹。除以上几首外,写清明的诗还有很多,或写景或抒情,真可谓“清明时节‘诗’纷纷”呢。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jrnr/1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