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用邮票告诉你ldquo清明节rdq

发布时间:2021-5-18 14:58:08   点击数: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4《二十四节气》(一)邮票(6-5)清明

清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从节气演变为节日的节气。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4《中国植树节》邮票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地气温逐步开始升高,雨量也逐渐增多,恰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正如古时农谚所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除了是农事历法外,清明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祭祖、扫墓是它最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符号。这一切,据传说起源于一个已失传多时的节日—寒食节。

▲P68《山西绵山大罗宫》普通邮资片邮资图

相传在春秋时期,忠臣介子推在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遍赏众臣,但却忘记了对于介子推的封赏。更主要的是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于是携老母隐居于绵山。一个偶然的机会,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当年“割股奉君”于是为了请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亲自到绵山相邀,可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为了逼介子推露面,由佞臣建议晋文公焚山,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可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每逢该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26《清明上河图》套票版张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宋代后,寒食扫墓的风俗逐渐融入到清明之中,再加上踏青春游等习俗也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渐渐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就生动描绘了禁火、扫墓、踏青、插柳等清明风俗活动。

▲-26《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邮票

南宋理学大家朱子还在其创作的《朱子家礼》中,专门对清明节的习俗和礼仪进行了简化规范。

▲-27《诗词歌赋》邮票(4-3)居易醉歌

到了唐玄宗时期,随着“清明节扫墓”被正式编入礼典,清明假期便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那时继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长假”。

▲-8《清明节》邮票

放眼古今,尽管“清明”的含义不断变化和丰富,但“清明”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却早已根植进了中国人的内心。今年的清明,更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在抗击新冠病毒肆虐的“战场”之上,有位同胞没有看到今年的春天,更有人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上,其中14人更是被评选为烈士。「医务人员」「民警辅警」「基层人员」「志愿者」「他们」我们不该忘记他们,无论是身披战袍的烈士,还是那些因疫情离世的普通患者——今天,我们以国家的仪式,也是以每一个个体的身份,向他们致哀:即使没有再见,也要一路走好。

来源:共青团中央、19

整理:集邮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pischool.com/xgcs/140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