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心上莲花祭祖的方法
在中国有三大传统的祭祀节日,分别是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以及农历十月朔(朔指初一)的寒衣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原为传统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祭祀的日子。盂兰盆节又称七月半,源自佛教里关于《佛说盂兰盆经》中的超度堕入饿鬼道父母的一种方法,后来逐步演变成了一种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是指寒冬将至,为离世的父母祖先焚化御寒衣物的日子,故又称送寒衣。
其中盂兰盆节,最初是佛为救拔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的母亲,所开示的法门。当年大目犍连尊者初得六通时,“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见其亡母因生前罪孽堕入饿鬼道中,饿得皮肉相连,非常可怜。尊者给母亲送去的饭食,因业力障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只好求助于释迦牟尼佛,佛陀为他开示救拔饿鬼道众生的方法: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准备饭食及各种水果、烧香、燃灯,放在盆(容器)内,供养十方众僧,能令现世父母增加福德,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
按到佛制,僧人在每年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三个月时间需要结夏安居,共修三个月,其余九个月游化四方,传播佛法。故七月十五日是解夏日,也就是结夏安居结束的日子。经过共修三个月后,在这一天,僧人集体诵戒,检视自己的过错,当众发露忏悔而回归清净。所以这一天僧团的身、口、意三业极为清净,如果这个时候设斋供僧,功德极为殊胜,我们在家人可以利用这一天成就功德。
中国从五代时期开始依此方法超度父母,相沿至今变成了祭祖的节日。后来寺院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大蒙山、水陆道场等超度法会。在此期间,如果有机会参加共修,能法益共沾,在很大程度上利益过世的先人及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
我们在这三个祭祖的节日里,除了随顺民俗的方式之外,还可以七月十五前去寺院写超度牌位,请僧众超拔逝者;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去寺院供斋,或早上送些米面油盐水果等食物去寺院,供养僧众;在祭祀日前就开始先人念七遍《地藏经》,令逝者离苦得乐,得到超拔,往生人天善道;也可以逝者的名义,助印经书与善书,供养如法修行的道场、僧众;或者平时以逝者的名义在寺院里如法供斋,布施贫病者、放生等等善行,皆能让逝者消业增福,极大的利益到逝者。
在上坟的时候,还可以顺便带上一小把大米、一小瓶矿泉水,每座坟头以七粒米,放入瓶盖之中,念三遍普召请真言、七遍变食真言、三遍甘露水真言,加上七如来名号(这些可以抄下来照着念),洒出去施食,不仅能令自己的祖先得到饱足,还能令周边一切鬼神皆得饮食(顺便请先人的邻居们大吃一顿,也可以改善一下邻里关系),稍有善根及信心者,能由此得到超拔,往生人天善道。而烧纸的习俗,根据民间的实践经验来看,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印光大师对烧纸一事,就采取比较灵活及随顺的态度。印光大师说:“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但鬼道众生的福报极薄,物产极少,人间年年大量焚化纸钱,势必造成鬼道通货膨胀,所以这纸钱的购买力,极为有限,所以烧纸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堕入饿鬼道亲人的问题。
至于上供食物有没有效果,要看逝者落在哪一道。如果在饿鬼道中的入处饿鬼一界,则能受用到后人上供的饭食,如果不在此界,就无法与人世间有任何交集,也就受用不到了。文字编辑:恰斑附:《佛说盂兰盆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罪障消除。”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注:此 请 佛说:“若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转发一篇文章只要几秒钟,即是法布施。在影响了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种下了无有穷尽的智慧种子、福德种子。
心上莲花次第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