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节日内容 >>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面对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也实在写不出像样的东西以示纪念整理了部分古今对清明节描述的诗词歌赋,表达一下对清明节日的情怀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节,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借问酒家何清明节几月几日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图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节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再过几天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的绝句,似乎应是对于清明时节情景的最好描述,清明,是一个沉重的节日祭祀已故亲人,是一种形式,追忆,才是实质,有思、有感、有悔、更有痛“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清明节放假通知律,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你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你是情愿还是心有所不甘···这就是现实,实实在在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因此,我们只有祈祷,逝去的亲人一路走好因此,我们只有做到,活着的我们更加珍惜,珍惜亲人、珍惜亲情、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现实中拥有的一切
《清明》 (宋)王禹俏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句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寒食》 (唐)韩翃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明节相关诗词的延伸阅读
《清明》 (唐)杜牧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关于清明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