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明_清明节_清明祭祖 >> 相关传说 >> 清明祭祖佛弟子这样做才最能利益亡人
禅心商道|善行天下
悟心源为妙用,体万物以承道
禅的涵养,心的管理,商的运用,
挥洒万千机遇,厚德载物,
尽可禅行天下,福道融融!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曾言:“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这句话的意思是:唯有精进学佛、行菩萨道,让父母亲眷脱离生死烦恼,才是身为子女的“道”。
清明节对佛弟子而言,是带着感恩之心推广孝道的好机会。清明节最大的功能,就是让我们追宗思源,不忘自己的先祖,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我们于清明节所做的纪念,要祈愿“先祖为主的六道所有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能够早日脱离轮回苦海,得到佛的果位,我们来念经、做功德”,这样对他们而言收获就很大。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
虽然佛经没有提到怎样过清明节,但是面对亡故亲人、历代祖先,佛教自有相应法门,既让在世之人寄托哀思、表达孝道,又让已故亲人获得最大福报。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民间俗语。
在古代,清明并不仅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古代足球)、打马球、插柳(就是现在的植树)等户外活动。“清明扫墓”只是清明节的一项活动,不是全部的内容。
佛教里没有清明这个节日,因此佛教经卷中也没有关于“在清明节如何如法祭奠过世亲人”的记载。对于佛教弟子而言,如果讲到要“祭奠超度亡者”,那么每一天都可以当作清明来过。
因为我们只要把每天所作修行功课的功德回向给亡者就可以了,至于是否扫墓、烧纸、是否上供品、是否燃香,这些风俗习惯更多的是出于自己情感的需求,让自己心里“过得去”,跟亡者的关系并不大。
所以清明节是否去扫墓、如何扫墓,是按照风俗习惯做好,还是“自主创新”(如现在的网上祭奠)追赶时尚好,那些都是一个心意。如果亡者有知,不管此时他流落到哪一道,他也一定会感应到。
但是,最能利益亡者的莫过于按照佛教的方法,将所修的功德为亡者做回向,这是最能直接利益亡者的事情。
如果做得好,甚至可能将亡者直接从三恶道解脱出来,这岂不是比扫墓、献花、上供、焚香更能利益亡者吗?
如理祭祀积聚功德
印光法师说:中国古礼,遇到重大活动如祭天祭神,主持者要斋戒沐浴,虔诚清洁,不食荤辛。儒家的古礼,在丧事期间严禁酒肉。如果用酒肉,别人就认为你失德。
因此,大师提倡恢复儒家古礼,用黍稷蔬果表达祭祀的诚敬。至于丧事和祭祀,更应该严禁酒肉。杀生祭祀阻碍祖先往生善道!
世俗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祭祀时多准备一点丰盛的酒肉,可光耀祖先,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害了祖先。
大部分人办丧事,不但杀生请客,而且杯盘狼籍,鸡鸭鱼骨头到处乱扔,真是减损福德,增加恶业。
代做善行令其得生善道
祖辈既然已经往生,他们的神识就早已转生于六道中其中的一道,不再是他们以前的身份了。所以他们不可能再来接收我们的供养物品。对已亡的父母及祖先,我们应心存感恩而代作善行!
在父母及祖上往生后,我们应该代他们供僧及布施(以他们名义建造佛像等),也可以代他们供佛及延请僧人诵经,这样做可以为他们带来利益,令他们得生于善道之中。
怎样做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对于佛教弟子而言,如果讲到要“祭奠超度亡者”,那么每一天都可以当做清明来过。
因为我们只要把每天所作修行功课的功德回向给亡者就可以了,至于是否扫墓、烧纸、是否上供品、是否燃香,这些风俗习惯更多的是出于自己情感的需求,让自己心里“过得去”,跟亡者的关系并不大。
最能利益亡者的莫过于按照佛教的方法,将所修的功德为亡者做回向,这是最能直接利益亡者的事情。如果做得好,甚至可能将亡者直接从三恶道解脱出来。只要发心恳切、用心挚诚,相信亡者都可以收得到我们这份心意。
《善生经》中提到,为人子女的义务就是时常做功德回向给已故的父母。
因此,身为佛弟子者应在清明节追思怀念已故的祖先,并以亡者的名字做供养来帮助他们解脱。居家佛弟子则可以实行以下的项目:
1.到置放祖先灵位的坟墓、骨灰塔等圣地做打扫和供养。
2.到寺院为往生者做供养,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3.代为亡者受戒(如八关斋戒),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4.拜访老人院、残障或智障者收容所、孤儿院,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5.为亡者做任何善业,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愿一切众生快乐安详!
清明节佛弟子应如何做
QINGMING
作为佛弟子,对祖先所作的纪念方式有:为他们作布施的功德、为他们诵经、为他们念佛、为他们修持种种的修行法门,把功德回向给祖先们,对已转生的,可增长福德,可减少业报的苦难;对还没有转生、仍为鬼的,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减少为鬼道的时间,早一点转生。
愿所有逝者都能蒙佛力加被,往生净土、永离轮回!阿弥陀佛!在此,我祈愿,今生今世所有众生都能听闻佛法,离苦得乐!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雅句》
|让慈悲与智慧永不止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